何謂血性,?《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剛強正直的氣質”,,《辭源》解釋為“剛強正直的性格”。中華民族歷經(jīng)磨難,,百折不撓,,但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民族血性使其生生不息,。這種澎湃激昂的民族血性,,使中華兒女充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斗豪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擔當,“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戰(zhàn)斗意志,,“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無私奉獻,,“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犧牲精神。毛澤東一生波瀾壯闊,,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毛澤東詩詞反映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勵精圖治的情感,、實踐和價值取向,,洋溢著“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血性風骨,,撼人心魄,,催人奮進。
糞土當年萬戶侯
湖南人以“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了得難”而聞名,,這種“霸蠻”之氣簡直就是血性的同義語。楊度《湖南少年歌》“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一句,,道盡了湖南人的血性和霸氣。在湖湘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之下,,毛澤東自幼就倔強不羈,、堅毅頑強、無所畏懼,、敢作敢為,。
早在韶山讀私塾時,毛澤東讀到一本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小冊子,,“嗚呼,,中國其將亡矣!”這催生了他的政治覺悟,,促使他“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在湘鄉(xiāng)東山高等小學堂,,《世界英雄豪杰傳》讓他熱血沸騰,他給自己取了“子任”的名字,,志在“以天下為己任”,。在湖南第一師范,毛澤東血氣方剛,,洋溢著“書生意氣”,。他常對人說:丈夫要為天下奇,即讀奇書,,交奇友,,創(chuàng)奇事,做個奇男子,。他修學儲能,,“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他主張“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為強身健體,,“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在日記中,,他寫下“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的曠世格言。他正氣凜然,,蔑視權貴,,“名世于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糞土當年萬戶侯”,。他激情澎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的民族憂患,使他“我懷郁如焚”,。袁世凱悍然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毛澤東拍案而起,,發(fā)出“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的憤怒聲討,。在《民眾的大聯(lián)合》一文中,,毛澤東痛徹心扉地寫道:“國家壞到了極處,人類苦到了極處,,社會黑暗到了極處,。”毛澤東振臂一呼:“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他努力探尋救國真理,,發(fā)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悵然詰問。
伴隨著五四運動浪潮的洗禮,,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毛澤東讀到了《共產黨宣言》《階級斗爭》《社會主義史》三本書,促使他在理論上和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并且從未動搖過。青年毛澤東也收獲了愛情,,有過“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的兒女情長,但他最終“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地投身于風起云涌的革命事業(yè)。
霹靂一聲暴動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第一句話開門見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他深入社會,研究國情,,對中國的深重苦難有著透徹的理解和把握,。“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階級矛盾異常尖銳,;“軍閥重開戰(zhàn),灑向人間都是怨”,,軍閥混戰(zhàn),,民怨沸騰。“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舊中國積貧積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毛澤東以一個舊世界改造者和新世界創(chuàng)造者的革命者姿態(tài),登上中國的政治舞臺,。他對中國革命最偉大的歷史貢獻,,就是始終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開創(chuàng)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在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最初實踐中,,毛澤東從事過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和統(tǒng)戰(zhàn)工作、宣傳工作,。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因白色恐怖而付諸東流。面對血腥鎮(zhèn)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xù)戰(zhàn)斗了”,。毛澤東“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他更清醒地認識到:“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毛澤東將他的革命理論歸納為一個石破天驚的口號:“槍桿子里面出政權,。”他“霹靂一聲暴動”,,然后引兵井岡,建立根據(jù)地,,點燃武裝奪取政權的星星之火,,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勢。
1965年3月,,他會見敘利亞客人時說:“像我這樣的一個人,,從前并不會打仗,甚至連想也沒有想到過要打仗,,可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強迫我拿起武器,。”秋收起義之后,穿長衫,、拿筆桿子的毛澤東戎馬倥傯,、南征北戰(zhàn),磨礪了“黃洋界上炮聲隆”的血性,,鑄就了“不周山下紅旗亂”的戰(zhàn)魂,,最終歷練成為用槍桿子改寫中國歷史的軍事統(tǒng)帥。他的詩詞也告別了書生意氣,,充滿革命戰(zhàn)爭的炮火硝煙,。“旌旗”“鼓角”“壁壘”“戰(zhàn)地”“行軍”“槍林”“鏖戰(zhàn)”“彈洞”“遠征”等描寫戰(zhàn)斗、戰(zhàn)役,、戰(zhàn)爭的詞匯,,頻繁地出現(xiàn)在他的軍旅詩詞當中。1965年,,他重上井岡山時撫今追昔,,由衷感慨:“猶記當時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獨有英雄驅虎豹
毛澤東的奮斗人生是中華民族苦難輝煌的一個縮影,。遵義會議之前,他歷經(jīng)坎坷,《采桑子·重陽》《菩薩蠻·大柏地》《清平樂·會昌》是他逆境人生的感懷之作,。他不墜青云之志,,表達“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邁氣度,舒展“寥廓江天萬里霜”的豁達胸襟,,謳歌“今朝更好看”“風景這邊獨好”的錦繡河山,。他一掃“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低迷哀婉,盛贊“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的壯美秋景,,生動展示了毛澤東堅定執(zhí)著,、百折不撓的偉岸人格。
“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人民軍隊是革命的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從“三灣改編”開始,,毛澤東為人民軍隊注入了“黨指揮槍”的鐵血軍魂,,使其能夠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面對“敵軍圍困萬千重”的嚴峻形勢,,“六月天兵征腐惡”“天兵怒氣沖霄漢”,不斷取得“前頭捉了張輝瓚”“橫掃千軍如卷席”的一個個勝利,。面臨“路隘林深苔滑”“贛江風雪迷漫處”“大渡橋橫鐵索寒”的惡劣環(huán)境,,“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雪里行軍情更迫”“大軍縱橫馳奔”,。面對“強鄰蔑德”“人執(zhí)笞繩,,我為奴辱”的民族危亡,中國共產黨人“萬里崎嶇,,為國效命”,,北上抗日,“億兆一心,,戰(zhàn)則必勝。還我河山,,衛(wèi)我國權”,。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運籌帷幄,,“朝霧彌瓊宇,,征馬嘶北風”“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即便迎來了“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保持謙虛謹慎,“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誓將革命進行到底。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血性精神依然不減當年,。他熱衷于挑戰(zhàn)自然,到“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北戴河搏擊海潮,,到“風吹浪打”的萬里長江迎風斗浪。為了迅速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他領導中國人民奮發(fā)圖強,。武漢的龜、蛇二山隔江對峙,,新中國成就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血吸蟲導致“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毛澤東使“六億神州盡舜堯”,高唱“紙船明燭照天燒”的“送瘟神”凱歌,。面對國際霸權主義,,毛澤東鐵骨錚錚,始終保持著“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的英雄本色,。(汪建新)